
視點_刊首語
支教研學,文山之戀 雷鳴;1+73
視點_專題策劃_文山支教研學課程設計
面向初中生地理實踐力培養(yǎng)的研學課程設計——以普者黑濕地研學為例 王玉萍;魯燕;任曉波;4-8
指向地理實踐力培養(yǎng)的普者黑研學課程設計 唐少霞;高家鳳;覃程;趙從舉;8-11
云南普者黑項目式研學旅行課程設計 余小靈;程健;陳實;12-18
基于核心素養(yǎng)培育的云南文山紅色研學課程設計——以西疇縣三光村、麻栗坡烈士陵園研學為例 鄭昕;陳道華;徐楷;19-21+30
視點_學科專論_地理學與地理學發(fā)展簡史(連載三)
羅馬帝國地理學傳承及中世紀湮滅 顧朝林;22-25
視點_教改論壇
地理學科核心素養(yǎng)視角下家國情懷的水平劃分與育成策略 張萃萃;王向東;梁秀華;26-30
視點_課程教材_基于“OECD學習框架2030”的我國高中地理課程圖譜研究(連載四)
基于OECD課程圖譜的我國高中“人文地理”頻次熱圖分析 蔚東英;黃勁松;勞泳源;林玨;王民;31-34+42
視點_課程教材
近十年我國地理教科書研究回顧與展望——基于人大復印資料的分析 張家輝;付瑞瑩;鄧若男;35-38
教學_教學研究
指向心理地圖培養(yǎng)的地圖教學策略探討 楊粟;李小妹;39-42
指向素養(yǎng)發(fā)展的高中地理單元作業(yè)設計——以主題單元“貝加爾湖科考”為例 林秀蓮;陳詩吉;43-45+48
“一例到底”的地理情境設計 申大魁;岳大鵬;毛廣雄;46-48
教學_課堂教學
初中跨學科教學設計探索——以“小米粒中的大學問”為例 趙卉;凌云霄;49-52+76
基于問題解決模式的初中地理學習內容整合 閆艷俠;53-55
基于區(qū)域認知的“認識國家”學習進階實踐探索 王娟;56-59
評價_試題研究
基于高考評價體系的高考地理試題創(chuàng)新性初探——以2021年高考全國文綜乙卷與廣東地理卷為例 李琪;陳心怡;張爭勝;60-65
2021年高考全國文綜甲卷“珊瑚礁”地理試題評析 劉斌;羅瑛;王濤耕;66-68
新高考背景下學業(yè)水平等級性考試地理命題研討 曾呈進;繆起雪;梅國紅;69-71
評價_原創(chuàng)試題
“水上雅丹”試題設計 楊國兵;曹玲玲;72-73
拓展_說理解圖
蒙漢天書 朱萬里;65
拓展_研學實踐
由高考地理試題中苔原知識引發(fā)的長白山研學思考 丁堯清;李夢科;74-76
簡評品書
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背景下區(qū)域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與經(jīng)濟的協(xié)同發(fā)展研究 張勇強;81
基于優(yōu)勢地理資源的戶外運動課程設計 郭君;83
現(xiàn)代地理德育意識與儒家德育思想的結合 何祉源;84
多元背景下民族地域文化與思政教育的整合 張富強;86
對中國地理知識與古典詩詞教學結合的思考 李金霞;87
紅色研學旅行資源的思政教育價值分析 李偉;88
彩封及其他